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金鐘影后王琄的四十則大齡絮語。
被時光淘洗過的讚美、祝福與疼惜,
留給不再青春,卻更加風華絕代的自己。


◎本書特色

★王琄首本散文集,最幽默感性的大齡懺情錄!多年戲劇經驗養成一雙動見世情的眼,以自由叩問生命,用溫柔直視內心。

★萬芳、林依晨跨刀作序,力挺輕盈無負擔的大齡人生!

★全面解析大齡生活與心理狀態,挑出迫害中年的刺,讓所有大齡女子重新愛上自己。

★王琄親筆手繪插圖、金蝶獎得主楊雅棠操刀封面與內文設計;從妙齡的青春自適到大齡的絕代風華,內頁照片精采展演!


◎名人推薦

萬芳、林依晨力挺跨刀作序!

藝文作家、戲劇工作者、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  連袂推薦──

吳念真、辛季澧、周慕姿、律師娘(林靜如)、唐綺陽、徐譽庭、黃韻玲、溫昇豪、鄧九雲、鄧惠文、劉梓潔、蔡淑臻、蔡詩萍、謝盈萱、瞿友寧  (依姓氏筆劃排列)


◎本書內容

斷絕中年危機、擺脫老臭威脅,
大齡女子必抄必背十六字箴言──

你的眼光,干我啥事?
自己的認同,自己給!

為了戰勝自我,她潛入水中,腳一蹬、腿一伸,往前方未知的恐懼游去;為了徜徉單獨,她一個人前往不丹,從最原始的奇幻之旅,看見那神一般勇敢的自己;為了擺脫更年期困境,她學習不再拒絕對抗,終於坦然接受已是「免經(驚)俱樂部」的一員;為了治好「愛情肌無力」症狀,她溯游至童年,找到讓感情陰鬱漫漶的源頭;為了老後有伴,她與朋友組織共老社區,雖無社會約定俗成的家庭,反而處處都是家;為了減少遺憾、製造別人麻煩,她將「生命清單」逐一寫下,也理解自己來到世上,是如何走到現在……

當你看出去的世界都對大齡充滿歧視,那支被詛咒的箭鐵定回過頭射向自己:固執、老臭、衰敗、癡肥、沒人愛……每一支箭都沾滿「偏見」劇毒;而王琄,偏偏就有讓毒箭轉向的功力,「我希望自己有一種『管他媽媽嫁給誰』、不理會外在世界目光的勇氣,也可擁有將『干我屁事』當座右銘的率性。」就是這般「你能拿老娘怎樣」的瀟灑與堅定,讓她更能深刻透視中年,專注於當下,為自己而存在。然而,當一棵樹能同時並存盛開與凋萎,枯枝綠葉像是媽媽帶著孩子的感動;對王琄而言,所謂風華絕代的樣貌,便是能如此欣賞、展現自己的花謝與花開,導引出心中汩汩溫柔,從容自適,並且無所畏懼。

本書共分四輯:輯一【大齡,不怕】從生理、外貌、心境等面向呈現大齡女子各種切面,拆解「恐懼」,而能接受、欣賞現下的自己。輯二【愛,要睏不要困】描述大齡面對愛情的惶惑與種種困境;原來,每個大齡女子都仍擁有一顆少女心;輯三【我和我們在一起】則書寫與家人、朋友間的人情互動,每一分情誼、每一個階段,都有汩汩暖流注入心中;愈大齡,愈難忘。輯四【把大齡變達令】則言及生活本質,好好清理、經營自己,即能擁有輕盈自在、無所負擔的大齡人生。


*金獎影后的大齡金語錄:

談離婚──「為什麼離開婚姻不能高調?就像離開不適合的學校,是幫助學習及成長,離開不好吃的餐廳,只是為了保持自己對食物美味的堅持。」

談無子──「無子年代來臨,少子化的必然趨勢,似乎在提醒著我們,別再將期望投射在他者身上,想做的事、想冒的險,由自己完成吧!」

談單身──「單獨是我知道我是一個人,我接受我是一個人,我進而享受我自己陪伴自己的時光,我成為我自己最初的旅伴,最好的朋友。」

談更年──「我們不再意氣風發、不再妖嬈可人,所有外在形體開始下降、衰弱了,但也在此刻臻至心智成熟,心靈渴求強烈,於是內在成為此時的主人。」

談愛情──「渴望愛情出現,就要去想清楚核心是什麼。是希望生活有人陪伴,還是忍受不了短暫夜晚的孤枕難眠?」

談說話──「聽比說重要,思考也比話語重要,如何『心口如一』是一種練習,如何『話到嘴邊留三分』,更是忍字訣的大功夫。」

談拒絕──「不再委屈自己,學會拒絕不合自己狀態的要求,是因為不想失去最真實的自己。」

談死亡──「突然明白,死亡是人生旅程中,換搭上另一種交通工具而已。父親轉換了交通工具,走向他的下一段旅途。我自問,如果是去旅行,為什麼會遺憾?會覺得可惜呢?」

談遺囑──「這世代的我們是幸運的,最起碼好好地活著;將生命清單逐一寫下,也理解了自己來到世上,是如何走到現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琄
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女演員。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活躍於影視及劇場,並投身表演教學、以自身專業參與公益團體為弱勢服務。興趣是打破自己的表演和生活慣性,從自己最不習慣、最害怕的事物下手,並認識不同領域形色各異的朋友。

多次入圍金馬獎與金鐘獎,並曾獲金鐘獎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獎項肯定。代表作為電影《秋天的藍調》、電視劇《再見,忠貞二村》、《大將徐傍興》、《王子變青蛙》、《再見女兒》等;並參與人力飛行劇團《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全民大劇團《同學會》、綠光劇團《八月在我家》、《當妳轉身之後》等劇場演出;近作為台日合作最新舞台劇《台北筆記》。著有《一日性,你敢不敢》、《肢體密碼》、《愛上表演課》等書。

「因為我們靠近了,所以在一起了。」王琄以表演、以文字詮釋人生,一步步走進觀眾、走進你我的心底。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輕盈自在的大齡新生    /萬芳
打破不必要的框架!    /林依晨

【自序】
我的溫柔,你看見


輯一 大齡,不怕
大齡,瘋狂之道
焗烤幸福
一個人的惶惶
擁抱無子年代
看見
黑箱作業
不!不要被老擊敗喔!
轉聲術
免經(驚)俱樂部
認同不歸路
魔鏡呀!魔鏡
匆匆化成蝶
隱藏的自己

輯二 愛,要睏不要困
當我們睏在一起
無毛雞
自然而然
感情的鎖鏈
情感斷捨離
影武者
髒東西
友善距離
勇闖非安區


輯三 我和我們在一起
人生悲喜劇
萬歲生活
浮袋?福袋?
迷氏家族
單獨的困境
傳真年代
一路玩到老
說話之道
人肉GPS


輯四 把大齡變達令
安能辨我是雌雄
大齡姊姊的煩惱
我的阿桑時代
第一(個)念(頭)
魔法鍊金師
達令美學
真人實境楚門秀
剛剛好
搖籃中的清單
 

【推薦序】
輕盈自在的大齡新生              萬芳


我們很容易呼嚕呼嚕的就走到了二十歲,又呼嚕呼嚕的走到了四十歲,有一天呼嚕呼嚕的就來到了五十、六十、七十。「我是誰?」、「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這些問題可能會在某些時刻突然跑出來搗蛋。安安全全的跟著多數的價值觀走不就好了嗎?不要找自己麻煩了,也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就這樣吧!但,就在「安全」這件事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終究還是要回頭面對那個先前被擱置的老問題。
我們被傳統的價值觀、輿論與認同綁架得頗嚴重,導致我們忘記了自己的獨特性,我們害怕很多事情,甚至我們發不出聲音。
經過外在世俗傳統與內在真實聲音的衝撞,王琄走出屬於自己的風采。從沉重的認同到輕盈的自在,她走了很多年,並且勇敢的選擇與面對。這份拆解框架的自信可以給很多女性力量。她的文字也帶給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女性一個打開的、可以無所畏懼的思索,並且去接受生命的完整性,這裡面包括生老病死、勇敢與脆弱。
我喜歡她的觀察,喜歡她的叛逆,喜歡她不當受害者。
生命有階段性的意義,直到某一天回望才明白每個年齡的發生都有它的道理。
不管是不是大齡,看到有人可以如此誠實的看到自己,犀利的看到這個世界無稽的面貌,並且大步跨出去,是一件很爽的事。這可以讓女孩們重新理解「價值」這件事。
謝謝王琄的分享。

【推薦序】
打破不必要的框架!              林依晨
        
台灣正邁入大齡社會的階段,但不論何種時代,處處都有大齡者的存在,令人玩味的是,許多人敵視也避諱談論「老」這件事情,讓「老去」的景象彷彿成了全民公敵,但那是生命多麼自然的進程!現在有太多的科技強調如何延緩老化、如何青春永駐,「凍齡」、「抗老」、「視老如仇」成了全民運動,可琄姊一番率直卻又真實的論點讓人心有同感也拍案叫絕:「更替之年就如同四季節氣遞嬗⋯⋯如果更替時節來到,還將樹葉全部塗成綠色、花朵保持豔麗,唯塑膠之類可為也。」不同生命季節有不同的美,我想做個順應天地時序、嘗盡各階段狀態的自然人,而非勉強留住不屬於自己年紀、硬撐著讓他人看了也渾身不自在的「尷尬(不)美」⋯⋯


若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是將男男女女當作新鮮水果來販賣,色相好壞是唯一評判標準,難道所有不再年輕的人們,都得陷入恐慌嗎?難道我們就必須朝著這單一標準靠攏嗎?為達不到標準而痛苦茫然失措嗎?「他人的認同是否主宰了我的存在價值?」這句話,真的當頭棒喝了我。在短暫的生命旅程中,我們既想獲得認同,又想移除認同,因它帶來幫助卻也代表著限制。我想,得到自我認同,才會有最終極的快樂與滿足,而這,真的無關皮囊或年紀。好喜歡那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接受還在整理中的他人。」能有這樣的心態,本身就很美。

另一種綑綁人們的價值觀/社會認同是成家生子與否。許多人選擇單身過生活,卻得承受不少來自家人、朋友,甚至社會觀感的逼視,可是選擇怎麼過生活、跟誰過生活,不該是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權利嗎?「我可以一個人而不需惶惶不安嗎?我可以離開社會的群體概念單獨一個人生活嗎?我可以發展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隨時來去自如嗎?我真的可以不用在乎別人的規範,隨時自由自在嗎?」一連串的自我提問,在琄姊心中,似乎隨著年歲的移轉,已然漸漸沉澱為肯定的答案,或許不論單身與否,我們其實都渴望,也的確需要那種「單獨但不孤獨」的狀態⋯⋯

而在現下這個混亂的時代,很多人已選擇不再為符合社會認定的「標準人生順序」,或遵從長輩的期待而繁衍後代,當然,也有一部分心心念念著想要孩子卻無法如願的族群。無論如何,生命的延續總是令人喜悅,但我們也需思考:孩子是我們拿來完成自己未竟夢想的媒介嗎?是為了雕琢出心目中一個無法成為的完美人形嗎?還是只為了給家裡一個傳宗接代的交代呢?非常欣賞琄姊對「無子」這個概念的延伸思考:「善待自己,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那麼我們還是有可能,讓自己內在的小孩長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重新形塑自己的概念)」、「不需將期望投射在下一代身上,想做的事自己去完成」、「無人不是自己的孩子,無界線地去善待每一個孩子」。
在我看來,這本書並不單為大齡單身者而寫,更多的是試著鬆動也讓不同年紀與族群受苦的種種社會觀念桎梏。我們身上都有好多框架,看完這本書,我發現好多根本不必要!


【自序】
我的溫柔,你看見

當自己進入人生下半場,有些慌張,有些惶惶。而心中一直有個時鐘在響,似乎提醒著自己,時間開始倒數計時了。這個滴答聲彷彿配上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先生,拿著懷錶急切地說:「來不及了,來不及了」,那大約是發生在年過四十的時候。
今年五月底遠赴美國雪士達山,整合多次元自己的靈修旅程中,竟然在最後一天早晨,於街頭看見一位流浪漢,穿著「兔子先生」的衣服和我擦身而過。這位兔子先生如果出現一次就當它是個意外,是片風景吧!但是,在晚會的戶外涼亭,兔子先生他又再度出現,真是讓我太震撼了!
「時間」是什麼?《只要心中還有溫柔就好》這本書是一個女子──在「我」的時間流程,很線性地看見自己的成長與改變。就如同每一位大齡女子可能也走過的路、擁有的心境,並不特別。在書中,我梳理了自己的內在成長與外在變化,以及種種可愛和不堪,像一個絮絮叨叨的中年婦人(哈,我是,我承認),其中有的不安及恐懼,與每一位行至此處的人們,都一樣充滿了人生故事。或許是想自救、想在大齡活得自在又自信,讓心中保有溫度地繼續好好生活;於是,「認同」成了首要面對的課題、「接受自己」成了最尖銳的坎兒。
「分享自己也是對世界的服務方式吧!」在書寫的過程中,我不斷安撫自己,給自己信心。因為,我知道每一位願意拿起這本書的你,都可能走在與我同樣的路上、經歷同樣的心情,有著無法告訴他人的困惑!如果這種溫柔能陪伴每一位拿起書的你,或笑一下、或哭一會兒,或沉思或勇敢,都好。因為接下去的生活,就可以活得更自在而且美麗,展現屬於自己的風華。
祝福我們都會找到屬於我們心中的那一點溫柔,那一道光。
謝謝我敬佩的萬芳好友撰序推薦,她真是好的典範,活得如此精采。
謝謝我喜愛的依晨,隨時都展現自己的美好,服務他人。
當然要感謝麥田出版社及副總編輯秀梅、靈巧責編桓瑋的信任及鼓勵,讓怪怪思維的我,不會害怕表達與分享。
能成為現在的我,除了家人,更是許多相遇的朋友、事件、時間所累積而成。感謝世界、感謝每一個次元的豐盛。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476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9 x 12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5歲~70歲
  • 本書分類:>

內容連載

當我們睏在一起
 
最近,繼續研究自己。發現大學畢業後,我竟然沒有與「男朋友」出去旅行過,常常都是獨自一人行動,不然就是陪朋友療情傷。這個發現,讓我哭了一整夜,怎麼會這樣?怎會竟然沒有情人間的浪漫之旅?驚嚇呀!是我太愛工作了嗎?還是恐懼旅程中的單獨相處,因時間過長而看不順眼挑剔對方呢?我是患了「親密恐懼症」嗎?
  
「親密關係」是我人生中很大的課題。這裡所謂的「親密關係」,不只是身體上,還包括心靈上的。大齡的我仍懷有一顆少女心,對戀愛的憧憬很幼稚,對浪漫的想像很柏拉圖,但對肢體親密卻十分旁觀。這個發現,著實讓自己嚇了一跳。於是,開始向年輕學習、向長輩請益之旅。
  
以前曾當過朋友的愛情顧問,當她們在戀愛中遭逢困境,我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建議給得頭頭是道。但實際上,那個出於理性頭腦的處方,卻無法理解心魂的渴望是什麼,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是太自以為了解人、明白愛、透視情為何物了。事實並非如此,人的戀愛之複雜,絕非書籍、經驗可以提供答案,而是要有「飛蛾撲火」般的勇氣,水裡來火裡去地走一遭,才知道世間「情」為何物?什麼是直叫人生死相許的那份無條件的愛。
  
請益於姊妹淘中近四十歲的單身輕熟女(前大齡期)。最近,她談戀愛了,是「歪國人」,年輕的小鮮肉,帥氣、活潑、熱情再加上體力好。她建議我一定要試試「歪國人」,她的說法讓我聽得下巴久久合不攏……以下限制級,影像可以消音,文字可能就馬賽克吧!據其所述,兩人第一次見面就乾柴烈火了一整晚,小弟弟不小,很粗,她才發現自己適合這一款(聽到此刻,我的臉是僵硬的,眼睛是發直的,呼吸近乎停止,像公聽現場A片直播)。
 

 

 

 

近日,已泄露的iOS 14固件代碼經過黑客的解碼,又曝光出了新的產品:除了原有的4.7英寸的iPhone 9(SE 2)之外,還有一款5.5寸的iPhone。根據推斷,這臺機器很可能就是iPhone 9的Plus版本。 ... 若iPhone 9 Plus確實存在,那麼,iPhone 9系列就有了一個全新的定位,它不再和以前一樣,是廉價市場試水的產物,而是蘋果全面進軍「下沉市場」的號角。 如何穩住iPhone的銷量 三年前,iPhone X憑藉著四年以來的大更新,成功收割了大片市場,但繼任者Xs和11 Pro的銷量都很慘澹。這兩年iPhone的市場表現已經證明,iPhone X開創的「高價戰略」只是一場「量化寬鬆」,根本是不可持續的,它已經逐漸威脅到了iPhone的根基。 從總體而言,iPhone的總銷量在iPhone 6的大爆發之後,除了iPhone 7吃到了隔代換機的紅利,逆勢增長了一波之外。剩下的機型,都失去了在初期銷量就「一鳴驚人」的能力。 ... 這一點也可以從蘋果的宣傳口徑看出來,以往蘋果都會在iPhone開賣的首個周末之後公布銷量。iPhone5s和5C是中國第一次首發iPhone,三天達到了900萬,iPhone 6(中國沒有首發)拿到了1000萬,6s(中國首發)則拿到了1300萬銷量。 但從7開始,蘋果就再也沒有公布首周銷量,蘋果稱,首周銷量代表的只是供貨量,而不再是需求。其實也很好理解,5s有指紋識別和中國第一批首發,6是第一個大屏iPhone,6s中國第二次拿到了首發。但iPhone 7的賣點在哪裡,蘋果恐怕也不清楚。 ... 更不樂觀的是,和之後的機型相比,iPhone 7的受歡迎程度其實算高的了。iPhone 7的多彩配色、全黑機身、防塵防水、雙揚聲器、雙攝像頭還都算拿得出手,加上正好碰上iPhone 6的換機周期,取得了還不錯的銷量成績(黑色的iPhone 7是小雷認為最好看的iPhone)。 ... 但從iPhone 7之後,蘋果的路線就開始驟然改變,iPhone 8和8 Plus乏善可陳,iPhone X放出了大招但是價格過高,後來秉持著高價路線,也不給人驚喜的Xs又失敗了。縱觀來看,這幾年的iPhone首發,表現最好的反而是X和「比大更大的」Xs Max,但也都沒達到7之前的水平。 ... 儘管對於高價策略,庫克不止一次的表示,比起銷量「單品利潤更加重要」,也說「人們願意為創新買單」。但銷量的下降,勢必會打擊到開發者開發軟體的積極性,讓他們開始把重心傾斜到安卓平臺,蘋果的生態也會被一點點損耗。 但庫克自然也想到了對應的辦法,iPhone XR和iPhone 11都是庫克針對中等收入人群開發的「性價比」機型,而市場也沒有讓他失望:iPhone XR一經上市,就成為了2019年的最暢銷機型,甚至給了來年的iPhone 11很大的壓力。 ... iPhone XR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功,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三星的旗艦銷量向來遠比不過蘋果,都是靠低端機銷量取勝。 由於美國的施壓,華為在這兩年的歐洲高端市場退潮,美國和日本華為則近乎消失,GMS的缺失更是致命打擊。 iPhone Xr的上市時間較常規晚了兩個月,直指聖誕季,釋放了消費者因為高價iPhone壓制的購買慾望。 四、在歐美和日本市場,iPhone就是最好用的高端機型(除了三星),不是iPhone XR很強,是因為種種情況下,對手的旗艦機普遍很菜…… ... 例如美國和日本市場,蘋果都占據了50%,而對手除了三星之外,就是LG、聯想、索尼等一系列「發展不均衡」的偏科生。這也側面說明,我國的手機市場,其實是全球最激烈、也是平均水平最高的市場,沒有之一。 蘋果在中國的自救 但在中國市場,庫克的如意算盤打空了,隨著華為等一眾廠商在高端市場上開始發力,進行貼身肉搏,蘋果原先5—6千元的價位被迅速占領。 iPhone XR原本是為了補位, 但6499元的定價直接嚇退了一大批消費者,最終導致了銷量的雪崩。這兩年的高價策略,使得蘋果至少在中國少賣出2000萬臺iPhone。 ... 關於這兩年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雪崩,可以歸結為以下因素: 因為貿易戰等因素,中國正在面臨「消費降級」,經濟處於下行,而美國在政府的積極借債下,維持住了表面景氣,民眾可以承受住更高價格的iPhone。 蘋果在國內的本地化並不徹底,中國特有的國情和本土科技巨頭決定了蘋果生態並不能很順利的開展,Apple Arcade撞上版號限制,騰訊阿里網易已經深耕音樂市場好幾年,Apple Music沒什麼優勢(網絡也不好)。 從產品的「性價比」上看,國產手機在三四千價位就可以提供不錯的體驗,而歐美市場在這個價位上的機型屈指可數(一加和小米海外戰略的成功就是如此),iPhone不具有壟斷性地位。 ... 為了挽救XR的銷量,蘋果有史以來第一次拉下了臉,積極地向渠道方面壓價。我們在雙十一見到的「直降1000」,元旦的「跌破5000」,其實背後都是蘋果在調節,而不是簡單的供大於求就能夠解釋的。在2019年Q1財報會議上,庫克也隱晦地表示「針對中國市場,我們採取了更為合適的價格策略」。 ... 儘管降價的手段很粗暴,破壞了iPhone的「不跌傳說」,但效果立竿見影:iPhone銷量在三四季度成功回暖,挽回了一部分損失。庫克也吸取教訓,在7月份表示,針對部分市場,將會以更合適的匯率來計算iPhone價格。 ...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夠看到11相比於XR,加了雙攝,美國降價了50美元,但在中國則驟降1000人民幣的奇蹟了。 除此之外,蘋果天貓官方店也第一次參與了雙十一(儘管只是24期免息分期),一分鐘的交易額就超過了去年全天,十分鐘達到了去年全天的七倍。同時11 Pro的渠道價,也比官方下降了上千元之多,11則更是突破了5000元。 ... IDC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蘋果在中國出貨量同比增長5.6%,成為華為之外唯一獲得增長的頭部廠商,而在第四季度,蘋果在中國和世界都迎來了逆勢增長。 但要挽回失去的銷量,蘋果要做的還有很多。 iPhone 9,和Plus 為了改變這幾年的高價策略,在世界範圍內開始反擊,蘋果又一次選擇了「廉價版」。 iPhone 9和硬體規格晚了一代,但只便宜800塊的5C不同,和專注於小眾市場,淘汰邊角料的SE也不一樣。關於它的種種消息表示,這一次,蘋果殺進低價市場的決心是認真的。 參考以前的蘋果產品線,都是當期旗艦承載高位,老旗艦打5000元價位,而兩年前的版本放到了4000元左右,形成了一道相對不那麼碎片化,但對消費者極不友好的「價格防線」。 ...... 其實從上圖已經可以看出,蘋果已經在嘗試調整以往的價位,iPhone 7和8的美國售價均為499美元,國內售價則相差400元人民幣。 而這次的iPhone 9,根據多方信息猜測,會來到399美元的價位,64GB起售,A13+3GB運存,閹割攝像頭參數,128GB則為449美元,在性價比上全方位超越現在在售的iPhone 8。 ... 這也就意味著,蘋果在面對其他手機廠商的圍追堵截之後,開始壯士斷腕,全力圍攻低端市場。 而Plus機型的出現,使小雷對蘋果戰略的猜測變成了現實:iPhone 9系列,不再是以往蘋果利用邊角料「賺一波情懷就走」,而是實實在在的想要通過廉價機型吸引大量安卓用戶(尤其是中國用戶)換機,並且拔掉從6s—8的「釘子戶」。 縱觀現在的手機市場,5.5英寸以上的機型比比皆是,如果iPhone 9隻賣4.7英寸,在如今的銷量可能還不如當初的SE。因為縱觀18、19年的手機尺寸,5.5—7寸以上的機型數量都迎來了爆發,原先我們稱作「巨屏」的5英寸手機數量已經岌岌可危。 ... 當然,iPhone 9 Plus肯定也不是全面屏,但和11以及Galaxy S10相比,iPhone 9 Plus也大不到哪裡去,更別提它的價位本來也不是旗艦機型,至少不那麼挑剔的歐美用戶肯定是可以接受。 ... 而且,哪怕在中國,iPhone 6s用戶依舊擁有著不小的基數,雷科技曾在去年年底寫過一篇文章《快2020年了,你怎麼還在用iPhone 6s?》,裡面提到iPhone 6s仍然可以適應近年基本的網際網路需求,甚至是遊戲需求。 而縱觀全世界,iPhone的「釘子戶」也不少,去年12月份,iPhone6—7依舊還擁有著33%的市占率。算上iPhone 8的話更是突破了50%,從圖中也可以看出,Plus機型的占有率也並不少。 ... 根據研究機構顯示,幾年前,人們更換iPhone的周期還是2.4年左右,如今已經到了2.9年,這也側面說明了,iPhone近幾年在處理器上的爆發、運存和存儲進行升級、以及iOS 12對老設備友好的特性,都在無形中延長了iPhone的換機周期。 而且,對於iPhone 11的「劉海屏」(Notch Screen)和雙攝,很多人其實並不能接受,那麼Plus機型就是保證這些老用戶進行無縫升級的最好辦法。 ... 而且,如今用戶正旗幟鮮明地分為兩派:隨著各大手機廠商的漲價,「輕奢級」被嚴重分化到了旗艦機,部分負擔不起旗艦機的用戶反而叛逃到了更低的價位,蘋果迫切需要一款如同紅米K20的機型,來撐住中端銷量,拓寬用戶。 ... 而考慮到iPhone的銷售周期,這樣的選擇就更為合理了:能買iPhone 9的人,必然不會對手機的「附加」要求過於苛刻,性能到位即可。而A13就是一張性能王牌,可以碾壓同級別的任何機型。 而從財報看來,旗艦iPhone的銷售高峰本來就在聖誕季和春節(Q1季度),蘋果在Q2季度推出一款平價機型,既不會傷害旗艦機的銷量,又能拯救iPhone的淡季,同時阻擊安卓性價比機型上市。 ... 說到最後,讓小雷來預測一下iPhone 9 Plus的售價:64G 499美元,128G 549美元。 國內售價:iPhone 9 64G 3299元(甚至可能會2999) iPhone 9 128G 3799元 iPhone 9 Plus 64G 4299元 iPhone 9 Plus 128G 4799元(希望是4499) 如果到達了2999元起售,蘋果可以說是完全站住了腳跟(2999能流暢運行《後崩壞書》,驍龍865都很難做到) 蘋果的戰略轉變 小雷作為一名果粉,既認同「為創新而付費」,又對庫克近年來的不斷抬價感到深惡痛絕。要知道,賈伯斯時代最喜歡說的就是「affordable」,他能在發布會上爆料出一個又一個令你震驚的功能,但又會用恰到好處的價格來讓消費者覺得不虧。當初iPad一句「499美元」震驚了不知多少用戶。 ... 今年蘋果的降價戰略,不只是要挽回在中國的市場,目前來講還有歐美市場的危機。隨著疫情在歐美的爆發,蘋果今年的銷量重點又回歸到了中國,根據目前的情報,歐美疫情到夏季都沒有可能結束,這對蘋果的打擊可一點也不小。 ... 但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這兩年的蘋果開始逐步反應過來,開始跳出庫克初期的「奢侈化」怪圈:去掉Macbook的蝶式鍵盤、推出模塊化的Mac Pro、MacBook Air和mini的重新設計、更加「務實」的iPhone 11、以及未來和支付寶的合作,一貫固執的蘋果,很難得的開始反思自己的根基,並積極地加以改進。 ... 相信死忠的果粉,如果沒有重大變故,會一直使用蘋果的產品,但作為消費者,小雷也希望蘋果能夠給出更多物美價廉的選擇。 畢竟,沒人規定創新和性價比是衝突的。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NNM5RE0.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5869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里常常心悸中醫推薦北屯壓力大治療中醫霧峰躁鬱恐慌改善中醫診所
太平區睡眠品質變差看什麼科 豐原焦慮不安看什麼科 用藥會了解病人生活作息的中醫診所霧峰耳鳴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神岡不用安眠藥治療中醫推薦 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豐原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改善中醫診所 太平區下背酸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中醫診所霧峰耳鳴中醫推薦 南屯肩膀緊繃酸痛看什麼科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45711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